守匠心传砭术 ,创未来惠民生
——专访太极砭疗化瘀术传承人王有才先生
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民间传统养生技艺如同散落的珍珠般,等待着有人用心拾起、精心打磨,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出光彩。王有才先生(又名王旭),便是这样一位“拾珠人”。他从黑龙江农村走出,怀揣着“学一门手艺”的初心踏入健康行业,用20余年时间,从太极砭疗化瘀术的学习者成长为第九代传承人,他不仅突破了传统技艺的局限性,实现了创新,更带着这项民间智慧走遍全国,让数万人受益。如今,他仍在为技艺传承而奔走,立志让这份承载着历史与温度的养生技艺,真正地走进更多有需要的人的生活中,用沉淀百年的民间智慧,帮更多人化解身体淤堵带来的困扰,为大众健康生活增添一份切实的助力。
缘起:从乡村少年到技艺传承者初心照亮前行路
1980年,王有才先生出生在黑龙江省鸡西市的一个农村家庭。在乡土环境中长大的他,从小就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学一门扎实的手艺,既能安身立命,也能为他人提供帮助。这份对“手艺”的执念,成为了他日后踏入健康行业的最初伏笔。
2000年,20岁的王有才先生走出家乡,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启了推拿养生的学习之路。彼时,“养生”概念尚未普及,他所从事的“健康行业”更多是围绕着基础的身体调理而展开,但王有才先生在为他人缓解身体不适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能帮别人解决身体上的问题,让他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这份信念,让他在健康领域扎下了根,也为后续与太极砭疗化瘀术的相遇埋下了契机。
2004年,是王有才先生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他在北京邂逅了时年68岁的李老先生。这位特殊的老人一生未娶,曾是清末镖局的弟子,不仅精通武术,更传承了师傅留下的两门传统调理技艺——正筋术与化瘀术。听闻李老先生的经历后,王有才先生心生敬佩,更在体验过化瘀术后被深深地震撼:短短时间内,经络瘀堵带来的不适感便得到了缓解,这种“快速见效”的表现,让他对这项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学习,王有才先生对化瘀术的热爱愈发深厚。2005年初,他正式拜李老先生为师,成为太极砭疗化瘀术第九代传承人。自此,他告别了单纯的中医推拿从业者身份,踏上了传承传统技艺的新征程,开始系统地学习这项融合了武术智慧与养生理念的民间技艺。
深耕:突破传统局限以匠心铸就技艺新高度
拜师之后,王有才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太极砭疗化瘀术的学习中。他发现,师傅李老先生所掌握的化瘀术虽效果显著,但受限于传统传承,仅能作用于背部,无法满足更多部位的调理需求。这一局限,让他萌生了“突破创新”的想法——既然技艺有提升的空间,为何不尝试将其拓展开来,让更多人受益?
带着这份执念,王有才先生开始了对技艺的深耕。他将重点放在“丹田气”的运用上,每天坚持练习,反复琢磨气的力度、火候,以及如何根据瘀堵产物的位置、状态调整操作的角度。三年时间里,他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技艺钻研中,从最初的模仿练习,到逐渐摸索出自己的节奏,再到最终开创出“十分丹田气化瘀”技法——这一突破,让太极砭疗化瘀术实现了从“背部调理”到“全身化瘀调理”的跨越。
创新后的技艺,效果更为显著:对于多年积累的经络瘀堵产物,只需十秒,借助丹田气的渗透力便能瞬间去除,真正达到“板下定乾坤,垃圾产物皆可化”的效果,让瘀堵部位快速恢复顺畅。许多体验过的人都反馈,调理后身体的紧绷感、不适感明显减轻,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让这项技艺的口碑逐渐传开。
谈及技艺的核心原理,王有才先生解释道,太极砭疗化瘀术的关键在于“以丹田气驱动渗透力”,围绕着“意、气、力”三者协同发力。其中,“气”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长期练习与实操积累形成的能量,操作者需精准把控气的强度与作用时机,结合不同部位的特点调整手法,以“气化形”的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解决深层经络阻滞问题。这种将武术理念与养生调理相结合的思路,正是这项民间技艺的独特之处。
王有才先生的努力与创新,也得到了师傅李老先生的认可。2008年,随着李老先生年事已高,无法再承担培训工作,他将太极砭疗化瘀术的全部培训任务都交给了王有才先生。接过这份重任,王有才先生既感到荣幸,也深知自身责任重大。他开始整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实操经验,面向更多传统技艺爱好者开展培训工作,让太极砭疗化瘀术的传承之路得以延续,也为技艺的后续推广工作奠定了基础。
践行:足迹遍布全国让传统技艺走进大众生活
2013年,随着太极砭疗化瘀术的口碑逐渐扩散开来,王有才先生开始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养生行业的邀请。从这一刻起,他便带着这项传统技艺走出北京,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调理与培训工作。十余年间,他的足迹遍布了新疆、内蒙古、山东等数百个城市,唯独西藏尚未涉足,累计为上万人提供了经络瘀堵调理服务,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技艺爱好者。
在推广技艺的过程中,王有才先生还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理念——“体内循环即物质风水环境”。他认为,人体如同一个精密的系统,当经络出现瘀堵,就像环境中出现“堵塞”,会导致吸收的营养物质无法准确送达需要的部位,进而引发身体机能失衡与衰老。而太极砭疗化瘀术的作用,不仅是简单的调理,更是通过打通“瘀堵的运输系统”,净化身体的内部环境,让循环恢复正常,这本质上是一种“传统技艺层面的风水文化”。
这种独特的视角,也让他在技艺推广中找到了与其他养生项目的融合点。他发现,若在艾灸前先用化瘀术打通经络瘀堵,艾灸的效果能提升2~3倍;在推背、精油护理前进行化瘀调理,产品的渗透效果也会显著增强。这种“1+1>2”的协同作用,为养生行业提供了新思路,也让更多从业者看到了传统技艺的实用价值,纷纷邀请他开展合作培训。
作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王有才先生对20年来养生行业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感受。他回忆道,早年从事调理工作时,服务对象多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普通大众对养生的认知度较低;而如今,随着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让养生理念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甚至是非养生行业的人,都会主动了解并体验调理服务。有一位体验者曾告诉王有才先生,自己此前因身体不适多次就医,却未能查出明确的问题,偶然看到他的抖音视频后前来体验,调理后不适感明显减轻。这样的案例,让他更加坚信,传统技艺只要推广得当,就能真正地走进大众的生活,为更多人解决实际健康困扰。
展望:布局未来传承让民间技艺焕发持久生命力
如今,46岁的王有才先生已在太极砭疗化瘀术传承之路上走过了20载春秋。除了继续开展全国调理与培训工作,他还运营着抖音账号“明阳旭”,通过短视频展示技艺操作过程与调理原理,让更多人直观地了解这项民间技艺,降低认知门槛。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入门弟子在他的指导下开展调理工作,成为技艺传承的“新生力量”。
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王有才先生有着清晰的布局。在人才培养方面,他计划50岁后不再亲自参与调理操作,转而专注于“入门弟子”的系统培训,将自己20余年的经验浓缩成标准化课程,让学员能在1年内达到传统3年的学习效果。他特别提到:“未来将通过培养更多人才,让这项民间技艺走向社会,帮助更多人解决健康困惑”,这既是他对技艺传承的期待,也是对自身责任的坚守。
在机构搭建方面,王有才先生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注册一家以太极砭疗化瘀术为核心的教育培训公司,在全国20个城市招收入门弟子,弟子学成之后,可在弟子所在的城市举办集中培训,形成“集中教学+区域推广”模式。通过公司化运作,让技艺培训更加规范化,也让更多人能就近学习这项技艺,解决“异地求学难”问题。
针对当前传统技艺传承中“年轻人倾向热门行业”的困境,王有才先生也有着自己的应对思路。他发现,许多中医专业毕业生虽掌握了理论知识,却缺乏实操技能,难以快速就业。为此,他计划联合地方部门开展公益培训,为外卖员等低收入群体提供低门槛的技艺教学,既帮助这些群体掌握一技之长、提升收入,也为技艺传承吸纳更多有需求、愿学习的年轻人,形成“双赢”局面。在王有才先生看来,太极砭疗化瘀术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承载着民间智慧的文化符号。他的终极愿景是让这项技艺不仅能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状态,更能成为养生行业的“赋能工具”,让更多从业者凭借技艺提升收入与自信,让传统养生文化在当代社会持续传递价值。
从黑龙江农村的少年,到行走全国的技艺传承人,再到布局未来的培训工作推动者,王有才先生用20年时间,完成了对太极砭疗化瘀术的“坚守与创新”。他用匠心打磨细节,用实际行动扩大影响,让其从传统传承走向大众生活,从单一调理拓展到多元融合。在大健康时代,“太极砭疗化瘀术”这样的民间传统养生技艺,无疑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王有才先生这样的“守护者”,用热爱与坚持延续技艺的生命力;也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了解,让这项蕴含着古人智慧的养生方式,在当代焕发出光彩。未来,当教育培训公司落地运营,当更多弟子带着技艺走向全国各地,当普通大众能便捷地体验到这项调理服务时,太极砭疗化瘀术或许会成为更多人健康生活的“助力者”。而这,正是王有才先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民间传统技艺传承的真正意义所在。
标签: